近日,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建福州闭幕。据悉,本届博览会吸引了全国各地50多个特色展团参展,展出包括陶瓷、雕刻、织绣、玻璃、珠宝首饰、香器漆器、红木家具等全品类工艺美术优秀作品12万余件。
楚丝织刺绣,被誉为“丝绸宝库”的荆州马山楚墓出土丝织品,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。其诡谲奇丽的蟠龙凤鸟纹、精湛的锁绣技艺,是研究楚文化与社会的重要实物史料。武汉大学设计学师生多次赴荆州实地考察,深入荆州博物馆、文保中心、文创基地进行调研,走访王子怡、张先松、汪宣珍等多位刺绣传承人。为了致敬经典,传承瑰宝,两百余名武大师生,历时两年,在《非遗艺术之美》课堂中高精度复刻了楚丝织刺绣纹样,并实现了配色再设计和应用性转化,为2600年前的宝贵技艺赋予了新的时代生命力。
、
武汉大学师生作品受到现场观众一致好评。湖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范国忠亲临展位,对武大师生在传承中创新、将学术研究与美育实践相结合进行了充分肯定。参展指导老师高薇副教授指出:千年楚绣的纹样解码与创新重构、植物染技艺的当代转译与推广,是建构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重要学术命题,亟须通过青年学子的创造性实践实现代际传承与范式革新。武汉大学基地牵头人、城市设计学院黄敏副院长指出:这一跨学科实践创新性地践行了“新文科”建设理念,通过构建“数智+设计+非遗”的三维育人矩阵,不仅实现了文化认同的具身化培养,更探索出一条以学科交叉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人才培养新路径。
5月30日至6月2日,以“工美中华 向品而兴”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州举行。博览会邀请了全国各地2000多家参展单位、50多个特色展团汇聚福州,展出由全国工艺美术从业者创作的陶瓷、雕刻、织绣、玻璃、文房四宝、珠宝首饰、香器漆器、红木家具等全品类工艺美术优秀作品12万余件,其中精品2万余件。本届博览会福建展团参展单位350多家,为历届之最,涵盖寿山石、漆艺、红木家具、陶瓷、木(根)雕、石雕、剪纸、刺绣、贝雕、软木画、棉花画、建盏、畲族服饰等多种门类。
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,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承办。